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旅游社区>旅游文化

[鹰城访古]寻根探源西长桥古码头

来源:平顶山新闻网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5-04-27 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  打印本页

 温书功 李增强

 

        郏县长桥镇南临北汝河,东环蓝河,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成为北汝河重要的航运古镇。

        据长桥镇西长桥村的一位司姓老人说,很早以前,汝河叫汝阳江。有句谚语说:“打开龙门口,旱干汝阳江。”据说,汝阳江由黄河决口漫流而成,因为打开龙门口,等于把黄河水引到了别处,汝阳江没水了,也就旱干了。

        李白的一首题为《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瑩上人从弟幼成令问》:“朝发汝海东,暮栖龙门中。水寒夕波急,木落秋山空……”

        “汝海”何意?《说文解字》载,“海”是“天池,以纳百川。”“汝海”又在什么地方?经历代专家学者反复研究,最后确定为临汝城至郏县长桥段。在这个河段中,接纳大小河流304条,这段汝河,南有伏牛山脉,北有嵩山山脉,河道最宽处有1570米,最窄处也有150米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有载,魏晋时,郏县东部的龙陂是纵横数十里大积水湖泊。如今雨季来临,站在南北山颠望之,仍有“天池”之感。

        北汝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,以堂街镇孔湾村为西拐点,折向东南至龙王庙为东拐点,向北拱出一个大大的“几”字形状。河水蜿蜒东行至西长桥村又折而向南,南岸由于地势低洼,沃野平阔,幽清深碧,一望无际。北岸坡陡沟深,杂树丛生。

        据资料记载,汝河古码头的起点就在“几”字顶部的长桥镇西长桥村。史料有载,明万历年间,西长桥码头已初具规模。至清代达到鼎盛。新中国成立前,码头停靠船舶最大吨位为50吨木帆船。货场有全盛昌、德太和、过载行、同心行等13个货栈,统称“十三家”。这些货栈均为私商开办,其中全盛昌、德太和、过载行、同心行4家规模最大。其经营方式是对外商户驮运或车运的货物由他们装卸、保存、交易、装船外运。当时西长桥的小脚行(码头装卸工)有30多人。年货运量占郏县运输总量的一半以上,是郏县、宝丰、神垕(今禹县神垕镇)水上交通的大动脉。装船货物主要有禹县神垕陶瓷、宝丰梨园煤炭、县产石货以及烤烟等货物。回运卸船货物以粮食、棉织品、盐和其他工业品为主,年装卸量8000吨至10000吨。货物搬运全靠人力。每到汛后,码头繁忙异常,附近水域停靠船只多达百艘。

        《郏县志》记载,郏县境内的水上运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航道运输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。鼎盛时期,停泊的船只从堂街镇孔湾村至西长桥古码头就绵延数十里,仅货场就占地30多亩。1947年以前,在西长桥从事船业和航运的就有百余户,近千人之多。郏县的航运主要集中在西长桥村等十几个村庄。开设的航线主要有长桥至襄城县、长桥至漯河、长桥至周口、长桥至界首、长桥至蚌埠、长桥至上海等多条线路。从这里出发可直达安徽、山东、上海、江苏等地。到1950年郏县航运大队拥有员工231人,下辖18个生产合作社,隶属漯河航运处管理,有船只31艘,最大吨位达五十吨,最小也能载十吨,日吞吐量最高达千吨。1957年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兴起,个体货栈逐渐消失。西长桥一带的部分船民和船只与河南省航运局漯河航运处合并,另一部分船民转向从事农业生产。1962年因汝河上游修建水库流量减少,境内河段河水变浅,大船无法通过。另外随着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,境内的航运才画上了句号。

        同行的司姓老人指着300多米宽的汝河河滩说,码头原先一直延伸至河滩边,河水则在对岸的杨树林里。后来由于河水向北冲刷,码头就一直往水里塌,慢慢就全部没入水中了。

        

市内新闻

服务导航

政务公开

视频新闻

服务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