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旅游社区>旅游文化

龙泉寺,相守一座桥的沧桑

来源:平顶山新闻网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6-01-26 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  打印本页

深秋,黄叶纷飞。

在一个安静的午后,到叶县访友。没有走高速,带着一份悠闲,如这散漫的阳光,驱车向南而去。

在县城小憩,信奉佛教的文嫂为我们推荐一处寺院,名曰龙泉寺。众人皆向往,别过朋友,沿着乡间道一路寻去。

深秋的平原,安详辽阔,麦苗长势正旺,大片大片攀比着在视线里蔓延翠绿。龙泉寺位于叶县龙泉乡龙泉村北约两公里澧河南岸,相传为明朝所建,寺内有一口井直通澧河,得名龙泉。

龙泉寺并不大,没有想象中的院深檐阔,寺门朝南,红墙黛瓦,两三只灯笼次第悬挂。正门紧闭,两扇圆形的木格窗分列东西。

从侧门入内,寺不大,正在大兴土木,西墙下,萝卜白菜翠绿着属于自己的信仰。大殿没有完工,几通石碑散在角落,驮运光阴的赑屃安静地伏在那里,背上空荡荡的,只剩下叹息和时间遗留的痕迹。

出寺向东,有乡间小道,如白蛇曲折在秋深的杂草中。文嫂车技甚好,居然在狭窄的土路上把车开到河岸。

下车,豁然开朗,水汽扑面而来,一座古石桥映入眼帘。左右寨墙依稀尚存,岸边有政府竖立的石碑,这才知道,该桥建于明朝,距今也有600年的历史。远看,桥身古朴,青石铺垫,南北贯通,细数共35个水孔,目测长约600米,岁月磨损的痕迹清晰可见。

走近,一个探出桥身的龙头雕刻精美,朝西张口凝视,龙身鳞片层次分明。条石之间有铁钉紧固,两道车辙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,桥身、桥基混为一体,从桥的设计可以看出来,这是一座漫水桥,想必汛期来的时候,水漫桥身,昂首的龙头,像出水游龙,迎着奔流而来的河水若隐若现,甚是妙哉。

澧河水缓缓流淌,水的软语在秋风中略显拘谨,距离桥身两米处有不足一米的落差,水波嬉戏着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,让这河水多了几分顽皮或灵性。

寺因泉得名,泉因澧水注入灵验,一座寺,与散落在平原上的村落一样,不知道送走多少光阴。一寺,一桥,相守六百年沧桑,如今已经面目全非,我只能在岁月的缝隙里找些只言片语。据考证,此桥是方圆百里最古老的石板桥,好在这座石桥在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名录,甚好。

只是心存疑问,这桥与花何干,名曰翠花桥?同行的文老师娓娓道来,当年叶邑知县升迁,路过石桥,河岸桃花粉红,杨柳依依,感慨万千,取名翠花桥,至今沿用。

站在岸边,文老师指着南岸隆起的土堆道:“你看,这就是寨墙,当年日本人渡河打仗的时候,有寺庙的僧人在寨墙上诵经。”静下心来,隐约有枪声从历史的走廊里传来,漆黑的夜,有红灯笼游走在寨墙上,佑我军民的经文似乎在耳畔回荡,而我恍若一个穿越历史的沙弥,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抗击倭寇。

行走在桥上,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翠花桥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,也许,它存在的意义在于民风里对它多一层的传唱或是敬重。遥想当年,悠悠澧水东去不返,南来北往的商贾乡邻,在桥上擦肩而过。冬去春来,流水落花,两岸村落,多少故事,道不尽的悲欢离合,演绎着和石桥有关的传说。那些能工巧匠把如此精美的建筑留给世人,可他们却一个个隐姓埋名,甚至没有留下一笔一画的痕迹,如隐居在时光丛林的过客,不觉唏嘘。

站在寨墙上,一幅壮美和沧桑的卷面徐徐展开,澧水东去,两岸衰草,落英哑然,几处裸露着的黄土地深沉厚重,让人想起两岸生息劳作的乡民及质朴淳厚的民风。

水的柔软和青石的坚硬相辅相成,融为一体。地上,野草,虫鸣,几只无忧无虑的蚱蜢荒废着各自的光阴,速生杨笔直参天,黄叶万千,夕阳下,运送时间的光线把北岸染成淡黄,而水依然沉默,风吹水纹,拨动涟漪,内心的池水不觉有些伤感。

深秋的风成熟一种味道。

桥上,一段历史归隐,或是风化,长满了厚厚的青苔,石桥仿若一位耄耋老者,又好似退隐江湖的隐士,垂钓着历史的风雨变迁。安静的水面只有蛙跳虾波,抚摸着石桥,总能不经意拾起一段鲜活的记忆。村庄静默,号角峥嵘,渐行渐远,小风和流水一起覆盖了马嘶声声。夕阳下,血色黄昏,村落、寺院、古桥淹没在苍茫的平原之中,平添了几分古韵、厚重、久远与永恒。

市内新闻

服务导航

政务公开

视频新闻

服务导航